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革命。福建是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省份,2002年6月,在时任省长习近平亲手抓起、亲自主导下,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幕拉开至今,福建省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已走过了20个年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诸多可供总结推广的经验与模式。为了深入总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这场顺民意、得民心的重大改革的伟大实践,全网最可靠的网投平台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集体林业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学者,撰写了《顺民意、得民心的重大改革——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该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论述,对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视角独到、特色鲜明,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恰逢其时。随着我国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顺利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党的二十大报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任务,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全面总结20年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成就,挖掘蕴含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过程中的深刻理论,既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有助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第二,逻辑清晰。该书采用质朴易懂的语言,紧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从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出发,结合翔实的实践材料,回答了“为什么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了谁?”“为什么林改要触及产权?”“为什么‘两山’理念充满辩证的哲学思想?”等理论问题;同时也回答了林改如何推进国土绿化、促进共同富裕、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乡村振兴等现实问题。结合逻辑严密的论证和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系统阐释了“顺民意、得民心”的内涵。行文上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既注重各章节文本内容的逻辑性,又注重不同章节之间的逻辑关联,内容丰富翔实,案例典型鲜明,论述层层递进,逐步深入。该书无论是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还是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感兴趣的专业外人士都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
第三,理论深刻。该书针对福建20年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对相关理论进行建构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学术高度和理论深度。例如,该书基于产权制度和家庭承包制度建构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制度基础,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谁造谁有”的利益机制,阐释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两山”理念的内在关系,梳理了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逻辑等理论观点,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逻辑清晰的理论框架,拓宽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研究范围。
第四,实践性强。该书由常年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域开展研究、实践的一批学者编著而成,针对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具体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导性。例如,书中观点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虽然曲折,但总体是成功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有利于改革行稳致远。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有差异的林权组合方式,中国在跨越低收入陷阱的同时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在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方面,之所以与同期开展的农地制度改革不同,原因在于森林功能多样性及其经营周期长的特性。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化时期,森林被赋予了更多现代化的含义。森林的增长十分重要,森林的质量提高更是艰巨的任务。解决林业问题,产权制度是重要的,林权制度改革是不可间断的事业。文中详细阐释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如何驱动大规模国土绿化、如何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如何与“双碳”目标相结合、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等内容,对于进一步发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国土绿化、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事业中的改革效应具有指导价值。
总而言之,《顺民意、得民心的重大改革——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福建省20年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该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为我国各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http://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23-04/12/content_3367018.htm
领导信箱